登录/注册

讲书现场 | ​《虎城泸西》——讲书人:马丽婷

发布时间:2025-10-16 10:09:25

视频介绍

    《虎城泸西》讲书现场,听马丽婷带您回顾家乡抗战岁月中“民心比虎猛”的团结誓言与多民族共筑的精神长城,一书阅尽泸西风骨。

    #虎城泸西 #讲书人 #民族团结 #泸西故事


    虎城泸西:一书阅尽泸西骨,千载铸就民族魂

    (时长:约4分钟,语速舒缓,富有文学感染力)

    大家好,我是讲书人马丽婷。今天,我想从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我的分享。

    那是抗战时期,在咱们泸西县城,一个普通的清晨。彝族的阿婆摘下了银饰,汉家的爷爷取出了积攒多年的银元,苗族的青年们扛来了山货……他们从四面八方向同一个地方汇聚,只为做同一件事——捐一架战机,支援前线。

    这架战机,后来有了一个滚烫的名字:“泸西号”。

    这个故事,就记录在叶浅韵老师所著的《虎城泸西》。

    这如同一扇窗,推开它,就能看见泸西的风骨与深情。作者没有用宏大的叙事,而是俯身倾听这片土地的呼吸。她用十四万字的真诚,写下了泸西的山河、历史,以及一个个具体的人。

    泸西为何被称作“虎城”?书中追溯到那一句荡气回肠的誓言——“抗日如山坚,民心比虎猛”。但这“虎猛”并非凭空而来,它源于彝、汉、苗等各族儿女在这片土地上共耕共织、共渡难关的岁月;源于面对外侮时不分你我、并肩作战的血性。

    我印象极深的,是书中一个温暖的细节:在城子古村,一家做饭,香味能飘进上下好几户。谁家有喜,糯米粑粑就能送到整个村子。这种“你家即我家”的亲近,不就是共同体最真实的模样吗?

    《虎城泸西》真正要传递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认同。它让我们明白,泸西的骨,是团结坚韧;泸西的魂,是家国一体。这种精神,不是在书斋中写成,而是在共御风雨、共赴时艰中生长出来的,最终融汇成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魂魄。

    合上书,我更加懂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是邻里间那碗不忘送过来的豆豉,是节日里不同民族手拉手跳起的舞,是危急时刻毫不犹豫伸出来的那双手。

    这本书,写的是泸西,照见的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来路与归途。

    让我们一起走进《虎城泸西》,走进那些深情的往事,认一认我们来时的路,看一看我们未来的方向。

     



头像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