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红色人物 | 张深:风风雨雨80年

发布时间:2024-03-21 14:40:59


张深(1908~1991年),字金石,泸西县中枢镇人。幼年丧母,由出身书香家庭的曾祖母及外祖母抚养,施教极严,对他的成长影响深刻。民国十四年(1925年)17岁时,父亲患尿道结石卧床不起,受古人割肉疗亲的影响,他割臂肉疗父以尽孝道,其父病故后遭继母虐待倍受其苦。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他与同学王飞熊一起跟随泸西商旅赴广州找出路,寄食于王的伯父家,后考取广州警察训练班,毕业后,由于身材魁梧被选在交通班管理指挥街市车辆。经过几年刻苦自学,为自己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并通晓粤语。

01.jpg

(图:《张深回忆录》)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在广州从警的他即相邀几位同事参加义勇军,由广州直奔上海志愿参加蔡廷楷、蒋光鼐领导的十九路军,抗击日寇侵略者。由于蒋介石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迫使十九路军撤离上海,调往福建整训,他随军到了闽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围剿十九路军及工农红军,十九路军被瓦解歼灭。张深时任中尉连副代理连长,被蒋军俘虏后送到浙江。出于对蒋介石对日妥协政策的不满,他拒绝到浙江警官学校学习,与云南同乡赵吉珊一起到南京报考黄浦军校,录取后分到洛阳黄浦分校军官训练班学习,时年26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毕业后,被分派到驻陕西的东北军53军61师工作,受东北军排斥,他回到南京找到原十九路军团长陈松云,由陈介绍到驻贵阳的九十三师新兵训练队任中尉连副,但他看不惯这支部队的作风,便与广南同学江天志离开该师回云南。路经安顺,在旅社认识江的一位朋友,经其友介绍与安顺地区专员见面,专员介绍他到安顺地区保干班任副大队长兼中队长,负责军事训练。工作出色,深得全队师生好评。

02.jpg

(图:1944年全家合影)

03.jpg

(图:1976年张深照)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军侵占广西,贵州当局怕日军利用与广西十万大山接壤的贵州望谟县这一空白地带侵入黔境,遴选张深到望谟这个不毛之地任县长。到任后,他革除了一些旧弊,整顿机构,治理交通,开辟集市与邻县开展贸易往来,兴教办学,解决邮电通讯等,为老百姓办了一些实事好事。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他调任兴仁专署保安直属大队长,奉命率队到兴义县将滇南匪枭李绍宗剿灭。龙云接报特奖张银币6000元,他将该项奖金存放刘专员处,并向专员建议,用这笔钱购制保安大队全体官兵服装及奖励全体官兵之资。1943年初,贵州爆发“黔东事件”,他带一个大队到肇事地区村寨进行安抚,“黔东事件”宣告平息。之后,他被调任镇远专区保安副司令。1944年秋,眼看国民党腐败无能与日军交战一触即溃,半壁河山沦入敌手,他决心弃暗投明去寻找新四军或其他抗日队伍。遂于1946年5月,从贵州携家眷回泸西,囊中羞涩,全家生活艰难,幸得罗平商户卢秀山、耿继武帮助,由昆明运盐回泸销售,总算解决了全家的生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5日,泸西旧城武装暴动,张应县长聂晶品之邀任自卫总队副总队长,为后来的城防大队起义,泸西的解放起到一定的作用。旧城武装暴动后,县长指派张深、张斐成前往山口村与宋纯学一起处理此事件。他们与中共泸西地下党负责人赵国徽联系配合,采取缓解的方针,以应付国民党政府,并按地下党负责人的意见处理,以不挫伤革命力量为目的而收场。随后,由于他与何现龙、赵国徽等地下党有联系,处理旧城暴动事件工作不力,加上其女儿张景雯参加革命武装斗争,为此,引起了县内外反动派对他的及其注视,并放出话说:“不拔除张深这颗钉子,地方便不得安宁”。张凤梧、李艺圃听到此话后,将情况转告他,劝其离开泸西,去昆明避风。年末,中共桂边工委前委的杨萍找他谈话,要他回泸西参加革命工作,会有人与他联系。张深又返泸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张深任“盘指”参谋。2月4日,奉何现龙指挥员命令与张凤梧共同策划泸西城防大队武装起义。4月“盘指”在逸圃举办军政干部训练班,他任军事课教员。5月,“边纵”四支队三十六团成立,张深任团长。随后,四支队改编为二支队,张任二支队13团团长,时年他41岁,在全团算是年纪大的人了,但他与全团指战员亲密无间,因他常披一件羊毛毡,像个放羊人,大家都叫他“放羊老倌”。十三团在建团后的战斗中,解放了3座县城,以牺牲21位战友,伤8位的代价,击毙敌军副团以下官兵170余人,击伤敌军官兵136人,接受敌军官兵700余人起义投诚,配合十四军瓦解敌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炮1097件和大量军用物资。在反围剿、反扫荡战役中,以劣克优,战胜敌人,建立、巩固、扩大了弥泸地区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配合野战军、阻歼国民党陆军总部,坚持在盘江南北两岸根据地与数倍于我之敌进行战斗,战斗及其艰苦,三天吃了一餐饭,经常与敌人犬牙交错,像捉迷藏一样,以伤亡各一人的代价,用“牵牛出棚”的战术与国民党打了半个多月的仗,配合兄弟团粉碎了敌人的围剿扫荡,群众给他“十三团的打手”雅称。1950年1月14日,这位义无反顾投身革命、久经战火硝烟严峻考验的“放羊老倌”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1950年3月,边纵二支队所属团队在路南整编,张深整编后转业地方任宜良县县长。1952年调省委党校学习,学习结业被错处,无罪成囚,不经审讯就送到嵩明佳丽泽农场含冤负屈劳改9年,之后,回家备受精神和生活的煎熬。直到1980年错处才得予更正,恢复政治名誉,办理离休。

04.jpg

(图:1986年与妻子患难相依60载)

1981~1986年,张深当选为第七、八届泸西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后为政协泸西县委员会委员、常委,红河州政协委员。1991年9月,张深走完了他83岁的坎坷人生里程,病中还嘱咐家属身后丧葬从俭,家属尊其所嘱在泸西开了身后从俭的先例。

05.jpg

(图:深出殡时送葬队伍)

来源:泸西县阿庐文化系列丛书第三辑——《阿庐人物》



 


头像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