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略 | 滇剧世家:肖氏父子
发布时间:2024-03-26 10:30:18
父,肖沛(1874~1959年),字雨亭,泸西县滇剧界知名人士,世居泸西县城北门街。自幼爱好滇剧,曾拜多名外地滇班师傅学习技艺,并跟随演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其亲戚李新斋(时任广南知州)从广南购回滇剧服装和道具,肖沛即邀约挚友张锡三、万树生等人,发起组织了县业余滇剧团“玩友会”,首开泸西县剧团演出滇剧的历史。他善于饰演长须老生角色,声腔宏亮清晰,造诣很深。一生致力于泸西县的滇剧发展事业,年近古稀还登台参加“群乐会”义演。演唱《渭水访贤》等老生戏,深受听众称道。更为可贵的是言传身教,影响培养了五个儿子从事滇剧演出活动,其一家两代人从事滇剧演出事业,在县内外均有一定影响,被誉为“滇剧世家"。社会人士,人民群众,只要提到戏剧,就不会忘记肖氏父子,交相称赞,有口皆碑。1959年,肖沛病故,享年85岁。
(图:泸西滇剧院)
长子培义,亦爱好滇剧,不幸夭亡。
次子培孝,字子厚,长于司鼓,兼习青衣,唱腔圆润婉转、高亢,字句应用自如,所演的《赵五娘》、《三娘教子》、《春花走雪》等剧,均以唱腔功底扎实,深得观众赞扬。当年地方人士曾推荐他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唱片,因故未能成行。
三子培悌,中年身受残疾,不事演出,专习打击乐。
四子培忠,字尽臣,多才多艺,司鼓、锣铁全能,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均能演,且形象毕真,尤其与徐崇文配演,最为配搭自然,他先后扮演的周仓、赵匡胤、玉彦章、高旺、张飞及《义全交》中的左伯陶;《四狗闹家》中的丑角,《九人头》中的青衣旦等角色,皆演得有声有色,使观众难以忘怀。1972年病故。
五子培厚,常作编导,擅长须老生角色,其次司鼓、打击乐兼行。四十年代初他所饰演《单刀会》中的关羽,声腔、动怍、气度对关羽一角刻划入微,声誉传及泸西、弥勒、罗平等地。其他如《碧玉簪》、《赵五娘》、《御河桥》、《三娘教子》等剧中的老生,也为观众喜爱。长期从事编导、声腔设计及培训青年学员等工作。
次子培孝、四子培忠、五子培厚均于1954年参加泸西县滇剧团,1959年并入弥勒县滇剧团。培孝、培忠分别1961~1964年下放回泸。培厚1981年退休回家后,对泸西县滇剧事业十分关心,不遗余力,自愿帮助剧团培育新苗,发挥余热。肖氏父子,一家两代,兢兢业业,为促进泸西县滇剧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来源:泸西县阿庐文化系列丛书第三辑——《阿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