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人物传略 | 兴师重教:李国相

发布时间:2024-03-25 09:36:14


李国相(1899~1954年),字扶颠,泸西县中枢镇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考北京大学未成,旋即回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任县中校长,民国二十七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38~1946年)任县教育局长,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泸西县的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01.jpg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他与县教育局长袁炘然及热心教育事业的段中三、陶瑞生等人,积极活动,在张冲师长、龙济苍旅长的支持下,筹资建盖了两层13间的县中教学楼。翌年,又筹集资金3000银元,建盖了县立图书馆,并捐赠《中国大观》及学生补充读物600册于馆内。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多次向省政府教育厅争取批准,将泸西县立中学改为云南省立中学,并倡导创办了县中附小和钟秀女子小学。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他又辗转于省教育厅,争取将省立中学改为省立泸西师范,进一步促进了泸西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国三十三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4~1946年),在县长龙翔的支持下,他发动师生捣毁城隍庙、东岳庙、文昌宫泥神塑像,建立了县立中学、中枢小学第二分校(今新华小学)及第三分校(今胜利小学),并倡导城区初级小学办复试班,全县各小学附办识字班等,使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949年6月,“边纵”二支队筹集军饷时,李扶颠还以棉纱、枪支等支援部队。1952年被错处,1954年去世,终年55岁。1987年2月得以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

来源:泸西县阿庐文化系列丛书第三辑——《阿庐人物》





头像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