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略 | 聂耳的启蒙老师:杨增莹
发布时间:2024-03-22 12:04:13
杨增莹(1892~1954年),字子冰,号香月楼老人,泸西县城人。幼年勤奋苦读,清末随邑人詹保善、段仲三赴昆投考,毕业于省第一完全师范音乐文史专业,后任昆明高等小学音乐兼文史教师,为聂守信(聂耳)、聂守先两兄弟的音乐启蒙教师之一。在昆教学四年后,经家乡多次邀请,返泸受聘于县立初级中学。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参与《泸西县志》编纂。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在县国民政府民政科田粮管理处任二等科员。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受聘为县参议会文书干事。1953年为县卫生协会会员。1954年病故,享年62岁。
(图:杨增莹像)
子冰性格刚直,鄙视贪官污吏,曾书“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春秋之义,天地之德,圣贤之心”贴于门上。一生多才多艺,精于音乐,擅长古筝弹奏,每当月明星稀、皎月当空之际,他抚弄筝琴、典雅动听的琴声,使行人止步,邻居沉寂。所弹乐谱为《汉宫秋月》、《平沙落雁》等。另外,琵琶、三弦、笛子、洞箫、手风琴、钢琴等中西乐器亦通晓,以其音乐天赋,培养出一批音乐人才。其文学功底深厚,爱好吟咏著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他将生平所写的诗词整理汇编创作成《香月楼诗集》稿6卷,诗集内有一首仿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而作的词,题为“仿毛润之先生沁园春作”。除诗体外尚有章回体小说《魔天》稿一部。诗词多讥讽时弊,抒发胸中不满之情。小说主旨亦揭露旧社会官僚的贪鄙、腐化与堕落。供职之余,常为贫民百姓看病,著《历代医药论述》一集。他在《香月楼诗集》序言中说:“平生所不愿请达官贵人,文豪作跋,只留子孙读读罢了。他日塞字纸堆也好,塞酱油瓶也罢……”这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为人一斑。因此,1935年被官绅侮陷,坐牢月余。
子冰平生嗜茶如命,常于春夏之际与友人张达士、李灿、陶瑞生等烤茶一罐,携手于南门外宴清桥边,或观景品茶,或饮吟唱和,放眼世外,怡然自得。群众呼为“南桥主席”或“南桥司令”。晚年集一生品茶经验,写成《茶经》、《水经》两书(今已不存)。可惜所著书稿,1964年被四清工作队抄去,当“四旧”焚毁,只遗《九溪诗》7首,民国《泸西县志》有载。
(图:《九溪诗》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