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荣誉 | 云南泸西一案例获全国推介!看县域公共图书馆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基因→
发布时间:Dec 11, 2024 | 作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量:9
近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发布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名单
其中
云南省泸西县:重铸图书金钥匙
破解读书难题 筑牢文化根脉 赋能乡村振兴
入选
在具体实践中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
如何破解乡村群众读书难题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基因?
一起来看↓
近年来,红河州泸西县围绕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坚持“建、管、用”一体化推进县域公共图书馆(室)提质增效,破解乡村群众读书难题,让广大农民群众手握图书“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基因。
打基础 乡村阅读空间“靓”起来
泸西县以乡、村公共图书馆(室)建设为抓手,按照有阵地、有图书、有桌椅、有电脑、有网络、有馆员、有制度的“七有”标准和靓化、美化、人性化的“三化”要求,建设“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相融合、“线上+线下”相衔接的乡村最美阅读空间,逐步构建起以县图书馆为中枢、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农家书屋为支点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打造了具有泸西特色的乡村文化阵地。
2020年以来,全县投资100余万元,建成8个乡(镇)分馆、12个村服务点,每个乡(镇)分馆配备数字阅读大屏机1台,每个村服务点配备电脑3台,配齐阅读设施,并对乡村图书馆(室)进行美化、亮化,改变了过去“脏、乱、差、旧”的状况。2020年以来,乡、村公共图书馆(室)年均进馆人次分别达到1.5万、0.3万人次,年均外借图书分别达到5万、0.5万册次,已经由过去静态的文化设施变为如今活跃的文化阵地,为乡村振兴增添了色彩。
集资源 乡村文化家园“富”起来
通过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泸西县将基层文化阵地建成了“文化粮仓”,使基层文化阵地“空心”现象和基层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2020年以来,集中县、乡、村库存文献资源3万余册,并按照年均乡(镇)分馆新增200册、村服务点新增100册图书的采购要求,集中采选、统一编目、上架流通。截至2022年底,全县公共图书馆(室)全开架图书增加至25余万册,种养技术、时事政策、生活妙招等各类书籍一应俱全。
同时,深入推广数字化服务,整合公共文化服务经费40余万元,购置了博看、超星等10多个数据库,自建了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建、艺术长廊、特藏文献、地方特色、文旅资讯等多个地方资源的“泸西文旅云”公共服务平台,并对接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目前,全县公共图书馆(室)已拥有博看书苑、方正电子图书、超星视频库、文化慕课、国家公共文化云、中少绘本等20余个数据库。
搭平台 乡村文化供给“联”起来
推进新技术应用,搭建城乡“线上”服务平台。通过优化升级“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开通8个乡(镇)分馆、12个村服务点图书借还服务“端口”,全县公共图书馆(室)实现了总分馆和乡、村服务点25万册纸质图书“一卡通用、通借通还”。依托“图创”电子资源馆外访问系统和元数据跨库检索系统,农民群众可借助手机、电脑、数字大屏机等服务终端,享受“一站式”检索馆藏书目和电子资源。
建成官方网站、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文旅云6个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活动预约、书目检索、图书借阅、数字查询、服务咨询、信息推送、活动报名、文化点单、文旅资源、畅游泸西、荐购图书、数字图书、音视频资源获取等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事项,实现数字资源“掌上阅读”、公共文化“零距离服务”。
建制度 乡村文化战线“动”起来
坚持问题导向,健全乡、村公共图书馆(室)各项制度,统一聘用8名乡(镇)图书分馆管理员,让基层文化阵地“有人干事”。制定了《泸西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分馆)服务效能考核制度》,将乡(镇)图书管理员纳入专项考核,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配套考核实施细则,设立奖励激励办法。在8个乡(镇)分馆安装了客流统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对各分馆工作情况、管理员出勤情况等定期调度。
制定《泸西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标准》《泸西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会议制度》等,明确各分馆和服务点的“规定动作”,适时举办业务培训,让基层文化干部工作有方向、干事有目标。选派总馆管理员到分馆兼任副馆长,定期巡回下沉各分馆“坐班就诊”,总结工作经验,查摆存在问题,发挥县级图书管理员的“传、帮、带”作用,提升了乡、村公共图书馆(室)服务效能。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基层文化阵地“空壳”现象基本得到解决,破解了乡村文化阵地长期“一把锁”的状况。
重推广 乡村文化滋养“润”起来
围绕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创新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让“以文铸魂”行动落地见效。以“文化大讲堂”为载体,深入乡镇、村组基层开展国学经典、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史”、县史、乡史、村史等专题讲座,编撰推广地方文献,让阅读更具历史感、故事性,更有穿透力、感染力,实现基层文化的有形、有效覆盖,使全县各级图书馆(室)成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联合各乡(镇)分馆、村服务点,合作举办读书分享、朗诵、演讲、讲座、荐书、征文、展览等阅读推广活动,广泛开展“我的读书故事”主题读书会、“阅读与经典同行”专题讲座、“书香泸西 亲子悦读”活动、“悦读推广”专题讲座、“好书推荐”活动等,激发群众阅读、求知、进步的欲望和热情,把全民阅读延伸到农村,推广到农户。
2022年度泸西县公共图书馆馆藏数字浏览量达23.4万次,数字资源总下载量达52479篇次/册次,图书借阅册次达21万次。以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为契机,泸西县组织村民开展种养技术、产业调整、致富门路等交流讨论活动,既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满足他们的求知、求富需求。乡村公共图书馆(室)让村民富了口袋的同时也富了脑袋,成了群众的“智慧屋”“致富屋”。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 上一篇: 旅居泸西 | 把生活过成诗
- 下一篇: 文化助残 | 12月3日 无障碍电影线上展播《七十七天》
